内蒙“好产品”走进上海“大市场”,“蒙”字标认证大草原优品上海恳谈会召开
中企视讯(编辑 周天琪)5月14日,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部署,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与上海市品牌推广机构、商协会合作,共同搭建“蒙”字标多维营销渠道和平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蒙”字标认证大草原优品上海恳谈会在上海内蒙古商会顺利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等两地政府部门及商协会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品牌共建与产业链合作新路径。
深化区域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张彦学主持会议并发言。张彦学提到,近年来,驻沪办积极推动落实沪蒙两地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巨大市场潜力,大力开展助企行动和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此次恳谈会,既是落实沪蒙合作的具体行动,也是以“蒙”字标品牌为载体、促进两地产业协同的关键举措。蒙”字标不仅是内蒙古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的品质象征,更是沪蒙两地产业协作的重要载体。驻沪办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为“蒙”字标品牌在上海的推广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上海消费者精准识别内蒙古特色产品的“好品质”,为内蒙古企业搭建对接长三角市场的优质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聚焦品牌与产业协同发展
会上播放了“蒙”字标宣传片,展现了“蒙”字标品牌建设成果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优势。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蒙”字标推进办主任聂智煊围绕“蒙”字标相关内容进行宣介。他表示,“蒙”字标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坚持“保障品质,传递信任”,覆盖农畜产品、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推动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走出去”,产品涵盖乳制品、牛羊肉、粮油等特色品类,逐步成为展示内蒙古优质资源的“金字招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阿拉腾塔娜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企业家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此次恳谈会是沪蒙两地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驻沪办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携手搭建“合作桥梁、友谊桥梁、信任桥梁”,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打破地域壁垒,让“桥梁”越筑越宽、合作越走越深,持续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更多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跨越千里、走进上海。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东在讲话中介绍,“蒙”字标认证体系以“优中选优”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内蒙古特色产品的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以敖汉小米为例,通过认证需满多项指标,让消费者直观感知产品“好在哪里”,通过认证的产品更便于消费者优选。他同时感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搭建的合作平台,为深化蒙沪两地在品牌共建、产业链协同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感谢上海内蒙古商会的支持,感谢与会领导、企业家对“蒙”字标的关注与认同。
李东表示,内蒙古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国家促进消费要求,依托这一平台帮助获证企业找市场、拓渠道,也希望期待在座企业家共同参与“蒙”字标品牌推广,携手推动更多内蒙古优质产品走进上海市场,实现“好产品”与“大市场”的深度融合。
凝聚多方共识,共探区域合作新机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温凌雁强调了农畜产品认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认证是抵御假冒伪劣的“防火墙”,两地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执法信息联动,尽可能避免以次充好,以假充正,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共同守护“蒙”字标品牌信誉。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处周茜在发言中提到,建议通过成立沪蒙认证联盟等形式,推动两地标准互认、检测结果互信,提升“蒙”字标在长三角地区的公信力,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下属上海农业展览馆副馆长施佳骏表示,可以依托农展馆平台为“蒙”字标产品举办相关推介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唐兵从消费者视角肯定了“蒙”字标认证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建议,“蒙”字标可以建立清晰的产品目录体系,通过企业集采、员工福利平台等渠道,让“好产品找得到好用户”。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副食品行业协会、长三角智慧城区低空经济联合会、上海内蒙古商会、上海鄂尔多斯商会等单位、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在展示各自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品牌共建、产业链协同、市场拓展等议题展开探讨,为“蒙”字标品牌融入长三角市场凝聚共识。
此次恳谈会是沪蒙两地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沪蒙两地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既为“蒙”字标品牌拓展了长三角市场视野,也为两地产业链协同发展搭建了务实平台。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