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致”效应的多环芳烃雨季风险更高?上海海洋大学林田教授团队发布新研究

发布于:2023-10-23 10:37 作者:周天琪

污染排放导致了多环芳烃(PAHs)在渤海周围的土壤和沉积物中积累,这些残留污染物成为渤海的重要多环芳烃二次来源,特别是夏季时期(6月至8月),渤海地区的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80%。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林田教授团队针对雨季前后渤海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

 

据了解,多环芳烃是煤、石油、木材、烟草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多环芳烃类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项目。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石化工业的重要基地。环渤海经济圈的多环芳烃排放占中国总排放量的20%。渤海是一个浅的、半封闭的边缘海,较低的水交换能力限制了污染物通过与开放海洋的混合而稀释。因此,渤海已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海洋区域之一。在较大范围内,残留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在水体中大量富集从而导致水环境污染。随着工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控制水平持续提高,非点源在污染贡献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和研究的重点。

 

 

夏季高降水量情况下,多环芳烃污染情况似乎更加复杂。“研究发现,残留在环渤海周边地表环境中的颗粒态多环芳烃,在强降雨冲刷下会大量进入渤海。”林田表示,颗粒物上的大量低分子量多环芳烃一旦被释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体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在渤海溶解相和颗粒相之间的分布处在非稳定平衡,成为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次生污染源,从而持续地释放、影响水质及水生生物的健康。研究强调,在雨季后一段时间内,低分子量多环芳烃释放对加剧渤海多环芳烃污染、多环芳烃整体源-汇关系的潜在影响。

 

审稿人评价:“考虑到藻类和低等生物对多环芳烃(尤其是HMW-PAHs)具有生物积累作用,渤海这一特定地理格局和气象环境下的多环芳烃相关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关注。”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