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 |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勾勒AI赋能千行百业新蓝图

发布于:2025-03-05 13:12 作者:乌兰琪琪格 来源: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

中企视讯(编辑 周天琪)2月21日至23日,以“模塑全球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2025)在上海成功举办。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100余家国内外开发者社区、数千名开发者及百余家头部企业的深度参与。从开源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到垂类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从算力与语料的“基建”夯实到具身智能的生态探索,GDC2025不仅展现了AI技术的前沿动态,更勾勒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未来图景。

 

 

开源浪潮重塑AI生态,垂类应用加速落地 开源技术成为本届大会的核心议题。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开幕式报告中引用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的观点指出,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开源对闭源的胜利”,而这一趋势在GDC2025期间得到充分印证。 大会开幕前夕,多家企业宣布开源计划:阶跃星辰推出千亿参数的Step-Video-T2V视频生成模型与Step-Audio语音模型;MiniMax开源了新一代01系列模型;商汤科技宣布“代码小浣熊2.0”全面免费。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表示,“开源是生态共赢的起点,我们希望以技术共享推动全球开发者共创多模态未来。”开源阵营的快速扩容不仅降低了开发者门槛,更催生了“开放竞合”的新生态。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认为,开源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如何促进开源开放的精神,正是这次大会中的核心要点之一。

 

本届大会另一大亮点是垂类应用的规模化落地。随着大模型功能边界的扩展,“会聊天”已沦为基本项,AI正从娱乐化“玩具”转变为生产力“工具”,赋能金融、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MiniMax展示了文生视频、图生音频的多模态能力,用户输入文字即可生成自然流畅的拟人语音,单张图片生成媲美影视工业水准的动态内容,为电商、影视制作等领域带来商业化想象。商汤科技的“小浣熊”在工业质检场景中则将多模态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7%。在制造领域,具身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展示了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能力。 大会还推动了AI企业与生物医药、金融、医疗等场景的深度对接,为各类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AI药物发现,到金融风险管理,从病例撰写,到教学质量评估,再到各种钢铁业、核工业、航运业等各类场景,这些项目都已成为上海“模塑申城”方案中的一部分。

 

上海夯实“AI基建”底座,打造“AI热带雨林” 作为中国AI产业高地,上海正通过“模塑申城”方案,加速构建大模型发展的“水电煤”基础设施。智能算力方面,上海仪电集团打造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为本地企业提供低成本算力支持,其推出的“算力超市”通过纳管异构算力资源,实现灵活调度与成本优化,让企业的平均算力成本降低30%。 语料数据方面,库帕思科技作为上海语料数据平台的核心运营方,构建了涵盖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垂类语料库,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该公司CEO黄海清强调:“高质量语料决定大模型上限,未来垂类模型的主战场必将是行业深度与数据鲜度的竞争。”

 

本届大会催化生态聚合,徐汇滨江“模速空间”汇聚了算力调度、语料供给、应用落地的全链条企业,园区已吸引近百家初创企业入驻,带动上海60%的备案大模型集聚,形成“15分钟产业闭环”。大会启动了“模塑申城”开源创新生态建设行动,并促成多项垂类合作签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指出:“开源开放生态与场景化落地双轮驱动,是上海引领AI产业的关键。”

 

大会传递出明确信号:AI产业正从参数竞赛转向价值创造。多模态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AI的核心能力,而具身智能则强调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随着垂类模型在金融、医疗等场景的深耕,将推动“技术-场景-商业”的闭环验证。算法升级等关键技术路径,则推动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与家庭。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以“开发者节”的姿态,为全球技术创新者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从开源生态的繁荣到垂类应用的落地,上海正以开放包容的生态与扎实的产业布局,加速迈向全球AI高地。正如大会口号所昭示——“开发者,找找找”,每一位开发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