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软产业频道第5期: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协同,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2023-10-20 09:42

对于绿色低碳而言,数字技术无疑是解题的一把钥匙,如何做好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也是产业界的一道必答题。2023年10月19日,美的集团楼宇科技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春、上海擎云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德军受邀做客“浦软产业频道”第5期节目,共同围绕“数字碳中和、绿色新未来”主题展开分享和交流,探讨如何进行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创新,如何稳步走向3060的绿色未来,本期节目由上海数道信息科技CEO徐汪洋主持。

 

 

上海浦东软件园作为央地共建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创新社区。为进一步打响“浦软”品牌,服务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推动园区“引进来”与“走出去”,形成全国性辐射效应,上海浦东软件园与《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强强联合,于2023年8月9日共同打造并上线了“浦软产业频道”。

 

践行建筑绿色低碳战略的道与术

 

“数字化是实现绿色低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改造传统制造业并实行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绿色低碳则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前进方向。”周明春的主题分享强调了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在建筑行业中的协同发展。周明春表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协同和融合两大难题,他建议通过改变观念,以用户为中心,以赋能业务、降本增效提质为目标,以数据驱动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升级传统供应链为数据链,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调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更透明、过程更通畅需要数据标准化和业务化;利用数字化管理碳排放,以零碳和可持续为突破点,抓住双碳机会。

 

 

周明春认为,平台化在实现低碳和节能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串联起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物联网、互联网、数字化和大数据分析等不同层面的技术应用可以更好地协同人员和设备,提高运维效率。“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道,用iBUILDING平台为术,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周明春最后总结了美的集团的绿色低碳战略,认为技术应该为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恪守绿色低碳发展的价值主张,以避免违背发展方向。美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优化供应链、绿色运营、绿色办公和技术赋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讨企业碳盘查与碳中和实践路径

 

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如何实现碳中和?如何控制碳排放?如何设定碳目标?周芸表示,企业有效和系统性实现碳中和不仅是为国家达成双碳目标作贡献,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带来积极影响。周芸在分享中强调,数字化在企业行之有效的碳中和路径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设定碳盘查目标和范围,通过清晰的方法学和数据监测,企业可以更精确地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水平,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周芸表示,企业可以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如物联网、智能装备和智能建筑管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绿色新能源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而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垃圾分类和再生能源基地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区块链技术增强了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在数据采集和共享方面发挥作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外,当企业的技术和产量无法满足碳排放减少的需求时,可以借助金融工具如碳汇和碳配额交易来支持实施碳中和路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企业制定碳中和路径的关键要素,将碳排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经营。

 

AI赋能绿色能源发展

 

“未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在低碳领域为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其余贡献将取决于低碳技术本身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宁德军重点讨论了AI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氢能和碳管理方面的应用。他强调未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是一个挑战,因为电网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为解决随机波动性带来的不稳定性,宁德军提到了新型电力系统,该系统需要克服供能和能源储存的技术挑战,而人工智能可以为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宁德军介绍了AI在预测、优化和设备诊断方面的应用。他指出,AI可以用于实时预测功率负荷,管理多能源系统,优化控制复杂的电力网络以及诊断设备问题,使用AI机器人来协助管理和决策,特别是在复杂的电力系统和化学反应控制中。宁德军强调了大型模型和通用智能的作用,认为大型模型能够协同工作,协助管理多个小型AI系统,从而使碳中和与绿色能源的未来变得更加可行。宁德军鼓励创造性地利用AI来实现零碳世界的构建。

 

数字低碳行业赋能与底层创新

 

互动交流环节中围绕数字低碳在行业领域中的显著价值、底层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与难点等话题,嘉宾们分享真知灼见。

 

周明春强调了数字低碳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显著价值,提供更准确的数据驱动决策和支持预测性维护。周明春建议将数字化与低碳技术融合,建立数字化平台,协同合作,统一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需求。周明春介绍道,美的集团楼宇科技研究院采用模块化管理和综合商业解决方案,强调横向和纵向协同发展,扩展业务范畴,推动数字技术和低碳发展的双向赋能。周明春还提到碳排查和核查的重要性,以及能源消费和供给侧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这将对未来减碳措施产生影响。

 

 

周芸指出,数字化和低碳化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数字化赋能低碳化,例如在绿色能源、低碳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生产方面发挥作用,还支持了全生命周期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计算。反之,低碳化也助力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双碳领域,个人和企业都能成为潜在的绿色能源生产者。金融领域也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尤其是碳交易和绿色金融的发展,为可持续金融提供支持。周芸表示,碳排放权是稀缺资源,因此如何争取和充分利用权益以实现碳减排和高速发展是企业和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宁德军强调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协同作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低碳技术,使绿色发展成为可能,而这种赋能将涵盖多个行业和技术领域。宁德军提出了数字技术对于加速其他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催生新的原材料用途,甚至可能将一些金属转化为高能源材料,这种创新技术的潜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宁德军表示,国家明确的八大限排行业通过关键技术、环节和工艺的创新可以实现零排放,从而接近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