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标准、破痛点、促转化!《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发布实施

发布于:2025-09-28 18:01

中企视讯(编辑 周天琪)9月20日至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其间,在“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协同创新论坛”上,《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T/STM003-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提出,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专”)、上海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起草,是专注于专利分级盘点与运用的团体标准。

 

 

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仅提供专利、商标等全品类知识产权申请代理,保障客户权益;还通过战略规划与信息服务,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同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实现经济价值;更以专业维权法律服务,为创新成果构建坚实保护防线。 “公司作为首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兼具人才培训功能。”上专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范征介绍,依托多元化服务能力,上专正全方位为企业、政府等各类主体赋能,以专业服务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围绕《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的制定与实践,范征分享了对知识产权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深度思考。

 

 

破解行业痛点:专利分级标准的诞生

 

当前,随着企事业单位专利保护意识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但多数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专业知识与系统规范指导,筛选专利方法片面,存在大量沉睡专利,导致专利资产未充分利用。同时,现有相关标准对专利分级盘点工作指导不足,难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

 

此次发布的《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团体标准,正是针对“筛选难、决策乱、转化弱”的痛点量身打造。作为标准核心起草单位,上专深度参与整体框架设计与内容编制:联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起草单位完成初稿撰写,通过参与工作组会议与专家研讨会打磨内容,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为标准中专利分级指标设置、评分方法、分级逻辑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支持。

 

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企事业单位专利资产盘点差异化管理的规范空白,更为破解“沉睡专利”转化难题、提升专利价值、专利确权、管理和运营决策提供操作指引,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提高专利管理效率,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

 

赋能企业实践:分级结果驱动精准决策

 

《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创新性地构建了“权利、技术、经济、市场、战略”五大一级指标体系,为企业系统识别高价值可转化专利提供了清晰路径。范征解释,该体系采用“先权利、再经济、后战略/技术/市场”的递进判断逻辑,将专利划分为核心、重要、普通和瑕疵四个等级,其中核心与重要专利通常具备更高转化潜力。

 

在实际操作层面,标准明确了三步筛选流程:第一步,通过权利指标评估专利的法律稳定性与保护强度,夯实转化基础;第二步,借助经济指标判断其现有或潜在利润贡献,明确商业价值;第三步,结合战略定位、技术先进性与市场适配度,综合判断转化可行性。范征指出,这一多维评价机制有效避免了单一维度判断的片面性,全面提升专利价值发现的精准度。

 

“分级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优化决策。”范征强调,在分级结果的应用上,标准为不同级别专利量身定制了差异化的管理、保护与运营策略:核心专利建议采取主动布局、侵权监控与优先转化等强化措施;重要专利可参照执行但适当降低资源投入;普通专利则以成本控制为主,灵活选择维持或放弃;瑕疵专利则明确建议不予转化。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与战略目标,在该框架下灵活配置资源,实现专利资产的高效运营。

 

培育复合型人才: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面对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产权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范征指出,人才是关键,需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人才培育:一是锚定高科技产业需求,聚焦脑机接口、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培养既懂技术又通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强化人才的产业化能力,通过专利运营实战、产学研项目历练,提升人才技术转化服务能力;三是拓展国际视野,依托涉外服务经验与国际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化培养,锤炼应对全球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素养,确保团队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需求高度适配。

 

展望未来,范征表示,上专将依托自身资源,持续参与《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指南》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助力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理解并运用该标准开展专利分级盘点及运用工作,推动标准落地实施。 “期待更多企业能借助这一工具盘活专利资产,让专利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硬支撑’。”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