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辉奏响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重现《卧虎藏龙》的侠骨柔情

一柄弓、两根弦,在二胡演奏家马晓辉的指尖流淌出动人的旋律,与交响乐一起织就一幅文明交融的锦绣音画!日前,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马晓辉专项基金主办的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在上海音乐厅上演,马晓辉与张亮执棒的上海爱乐乐团同台演奏,带领观众在音乐中暂别尘嚣,沉浸在东西方音韵浑然一体的广阔音乐世界中。
这是马晓辉艺术生涯中的又一次挑战,当晚,她与上海爱乐乐团陆续演奏了8首协奏曲,曲量大、难度高,极其考验演奏者的体力、脑力与表现力。比如上半场的《命运—〈江河水〉》取材于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悲怆底色,又融入道家精神中“不屈重生”的生命哲思;《引子、吟唱与快板》以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为蓝本,马晓辉的二胡与交响乐队彼此紧扣,紧打慢唱,层次丰富;《天山牧羊女》则以新疆塔吉克族旋律为基调,将西域风情与浪漫诗意娓娓道来。
谭盾创作的《卧虎藏龙》(第一、第六乐章)更是引发全场共鸣。在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配乐中,马友友的大提琴曾与马晓辉的二胡深情对话,俘获了全球观众的心。这一次,马晓辉手中的二胡与交响乐配合,再现电影中的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

马晓辉奏响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受访者供图
演奏之余,马晓辉也积极投身创作,探索用新鲜、时尚的语言展现二胡的魅力。音乐会下半场,多首由她编创的作品逐一亮相。比如《琴韵》是马晓辉为恩师王乙所赠“小中胡”创作的作品,古朴深情的旋律中融入了琵琶、古筝的技法与印象派音色,让琴声、哼鸣与泛音交织;《弦之炼》以“人与琴”的关系为主线,轻柔乐句与强烈节奏交织,展现了二胡音色的多元可能。
压轴亮相的《弦咏世界》更是马晓辉特意为这场音乐会编创的新作,阿炳《二泉映月》的月光、《月亮河》的烂漫、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华尔兹圆舞曲》的激情在作品中融为一体,这部组曲如三幅音画,让二胡与交响乐队在圆舞曲的韵律中同频共振。
在马晓辉看来,“二胡的两根弦里藏着连接世界的密码,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二胡的无限可能,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此,从德国石荷州国际艺术节到芬兰国际音乐节,从美国卡内基独奏厅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马晓辉带着二胡走过了近百个国家,千余场“二胡与世界握手”“一把二胡行天下”系列专场音乐会,让她收获“丝路公主”“东方天使”的美誉。马晓辉坦言,这一切都来自文化w自信与开放包容,未来她将继续用手中的二胡和心中的旋律沟通世界。
头图为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演出剧照。受访者供图(转载自劳动观察)
最新文章
风采展播
产业经济
中企视讯公众号